冬奥会的竞技项目大都离不开冰与雪,雪与冰是冬奥会的“灵魂”,近年来,都采用人工造雪,人工造冰的状态,人工制造的可控性强,更能满足不同的赛场需求,更加精准。
冬奥会的雪与冰
1. 雪
冬奥会的人工造雪是采用造雪机制造出来的。它可以控制雪的粒径、含水量、硬度,以满足不同比赛场地要求。像高山雪场的造雪相对比较容易,而跳台场地,特别是着陆坡上的造雪控制是非常精细的,分为基层、中层、表层,每个层次的密度也不一样。
人工造雪也是真雪。是将水和空气混合,在事宜的条件下制造出来的雪花。将水注入到专用喷嘴,通过高压空气将水流分割成微小的粒子,喷入寒冷的空气,在落地之前就能凝固成雪花。
水源需求:人工造雪对于水的要求不算高,通常地表水、纯净水、再生水、雨水等都可以作为水源,但是水温要控制在0~5摄氏度之间。
人工造雪有利于竞技公平:大自然的新降雪、融化后重新凝结的雪、长期堆积的雪等各类雪况有不同的物理特性,对运动员的成绩及滑雪的舒适感等都有影响。而人工造雪有利于提供稳定公平的赛道条件。
2. 冰
冬奥会冰面要求
先对基础层地板进行深度清洁,冷却12-18小时后进行制冰工作。然后进行基础冰的制作像造房子打地基那样,需要保证冰层和地板完全贴合,不然运动员一用力可能就会裂开。而且对于冰面的要求误差都有很高的要求,比如冰壶项目,污染不能大于1mm。需要制冰师们匀速、均匀的洒水,精准控制整场比赛的时间。
制冰技术
本届冬奥会首次采用了清洁、低碳的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。能效提升20%以上机组消耗的能源仅为传统制冷系统的1/3至1/5。可以精准控制冰温和软硬度,满足不同比赛项目对冰面的各个要求。
冬奥会用冰是用纯净水做的,为什么冬奥会用冰是用纯净水做的呢?
比如:冰壶赛道时还需制冰师进行“打点”,即在冰面上喷洒纯净水,形成均匀的冰粒,打好后用扫冰机刮出需要的高度和形状。
因为比赛用冰可不是把水冻成冰那么简单,例如考验精度的冰壶项目,一处小小的不平整就可以完全的影响到冰壶的方向,力度。因此为了造出“完美”的冰,对于制冰用水的要求也是相当高的,需要用到比饮用水标准还高的纯净水,还需要PH值为7的中性水才是标准,这种高标准制出来的冰特别透亮,不容易开裂,同时也有着更好的光滑度。(透亮,不开裂,光滑)
纯净水是怎么生产出来的呢?
纯净水是需要用纯净水设备制作的,纯净水设备的核心部件是反渗透膜,原理是:在高压作用下,水分子不断透过膜,经产水流道进入中心管,在另一端流出;水中的杂质如有机物、盐类、细菌、病毒等,被截留在膜的进水侧,从浓水口排出;膜组件受污染出水不达标时,需对膜组件进行清洗以恢复过水能力。
纯净水生产工艺流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步骤:
1. 预处理系统:采用石英砂、活性炭过滤器,主要目的是去除原水中含有的泥沙、铁锈、胶体物质、悬浮物等颗粒在20μm以上对人体有害的物质,自动过滤系统,采用自动控制阀,系统可以自动(手动)进行反冲洗、正冲洗等一系列操作。保证设备的产水质量,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。同时设备配备有自我维护系统,降低维护费用。
2. 精处理系统:采用精密过滤器使水得到进一步的净化、使水的浊度和色度达到优化,保证RO系统安全的进水要求。
3. 超滤设备:根据不同的原水情况,有的水源可能需要用到超滤,超滤设备是以超滤膜为介质进行过滤的方式,超滤膜的孔径大约在0.001-0.1微米范围内,截留分子量约在1000-500000道尔顿,在压力的作用下,原液在膜内或膜外流动,其中的溶剂或小分子可以透过膜,经收集而成为超滤液。点此查阅膜天产品:【超滤膜组件】
4. 反渗透设备主机:采用反渗透膜分离技术进行脱盐处理,去除钙、镁、铅、汞对人体有害的重金属物质及其他杂质,降低水的硬度,脱盐率98%以上,生产出达到标准的纯净水。
5. 杀菌系统:采用紫外线杀菌器或臭氧发生器(根据不同的类型确定)。 为提高效果,应使臭氧与水充分混合,并将浓度调整到较佳比。
然后就可以出水了,成套设备在运行中,会需要反冲洗等工艺的运行。下图为反渗透设备工艺流程图示意。
注:不同工艺的用水要求可能会有所调整,仅示意
以上就是冬奥会的雪与冰的一些知识了,现在你知道冬奥会用冰是怎么来的了吗?让我们携手为冬奥会运动健儿加油!保持初心与热爱,学习冬奥会的精神!“招金膜天愿世界每一滴水都纯净!”